乡下的老石碾
石碾是由一个圆形平面的碾盘和一个圆柱形的碾磙组成,碾盘中间有一个洞,里面插着一根木柱,是整个石碾的中心轴。碾磙用木框匡着,一头固定在中心轴上,碾磙前面的木框上插着一根长长的木棍,用来推碾。推碾时边推碾,还要拿着笤帚扫那些被碾轧在碾盘边上的粮食。
记忆中这个活都是由奶奶和母亲做的。在碾盘周围很少见到成年男人,这里是女人的世界。特别是到了年关,石碾也忙得一天到晚地转,人也要排号。排号的大闺女、小媳妇纳着鞋底、拉着悄悄话;大奶奶、二婶子们也是你帮我推一会儿,我替你扫几圈,拉几句家长里短,有时揭了谁的“伤疤”,在碾道里还追打一阵子。石碾转转,碾出的是邻里情,其乐融融。如今回老家,不仅看不到石碾,更难见到那种祥和的气氛,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。
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没有不推石碾的,往往是黎明即起,推碾拉磨。睡眼蒙眬地来到碾边,抱着碾棍一圈一圈地推着转着。我有时故意说肚子疼啥的,奶奶不忍心就让哥哥和姐姐替我。时间长了,这办法也不灵了,只好硬着头皮上阵,可也常常是一会儿上厕所,一会儿喝水,奶奶笑骂一声“懒牛上套,不拉就尿”就过去了。当然,石碾也曾转出许多梦幻和理想。总想着能有一天走出碾盘,不用在这方寸间年复一年地转,日复一日地推。
如今,日子好了,乡下的父老乡亲早已不再推石碾了。石碾,记录了那不堪回首的岁月,也带来人们无尽的遐思。
图:在沂蒙山区,人们逢年过节仍然用石碾磨写豆扁、芝麻等稀罕杂粮,手工做些传统小吃。